黄河的诗「关于黄河的诗词」
满江红 其一 渡黄河作
[清末近现代初] 易顺鼎
眼底黄河,已送尽、兴亡无数。都付与、夕阳西下,乱涛东注。
客子梦随鸥鹭冷,英雄气挟鱼龙怒。
把闲愁万斛掷波心,奔流去。
倚长剑,妖鲸怖。
吹短角,哀鸿顾。
更高歌击楫,片帆飞渡。
划破江山南北走,浮来天地中央住。
问书生何处觅侯封,乘槎路。
+展开内容
八月乘车夜过黄河桥甫筑成明灯绵互无际洵奇观也
[清末近现代初] 陈曾寿
飞车度险出重扃,箭激洪河挟怒霆。万点华灯照秋水,一行灵鹊化明星。
横身与世为津渡,孤派随天入杳冥。
地缩山河空险阻,朝来应见太行青。
+展开内容
黄河篇
[清末近现代初] 曹家达
羽渊饮血黄熊化,庞狐九尾涂山嫁。天遣真王出石纽,浊流倒撞天河下。
八年疏瀹肇启谁,崇伯有子天为悲。
大费朝发烈山焰,庚辰夜走巫支祁。
岳麓碑成专阃寄,股胫无毛不告瘁。
荆扬稻稌桑土蚕,一凿龙门开美利。
西门邺令锄奸狙,绵钱十万穿漕渠。
二千年来故道徙,遂令淮海悲其鱼。
汉家永平二渠酾,依然曲直一千里。
惜哉故事不允终,修筑金堤计方轨。
吁嗟乎千秋万岁颂神禹,九载勤劳作怨府。
云何师鲧不受诛,我为崇伯呼天告冤苦。
题注:乙未作
+展开内容
渡黄河西岸行万山中
[清末近现代初] 俞明震
积土如穹庐,叠石如夏屋。落日如车轮,奔驰入荒谷。
风含万里声,草无一寸绿。
人言开辟时,地水相抵触。
至今水裂痕,纵横贯山腹。
山腹俯千寻,其下窈而曲。
当年海底形,一一森在目。
昆崙西来脉,矫若龙蛇伏。
积气尽东趋,尾闾成大陆。
神功不到处,留此鸿荒局。
八月雪花飞,高峰削寒玉。
盘天入泱莽,度地有盈缩。
欲穷变化根,心远境转促。
翻羡北窗人,卧游一丘足。
+展开内容
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
[清末近现代初] 俞明震
月中望黄河,满目金破碎。沙堤不受月,因水得明晦。
城影落山腰,雁声出云背。
三更天宇高,七月残暑退。
树动风无声,坐久得秋态。
心知寒讯早,预作雪山对。
暂与解烦忧,清露入肝肺。
忽闻伊凉歌,河声助慷慨。
河流去不回,明月年年在。
斟酌古今情,几人临绝塞。
+展开内容
阌乡宿黄河堤岸
[清末近现代初] 俞明震
柳阴见黄河,日暮愁客心。极目但尘沙,不知春已深。
麦陇叠成梯,层层如划簪。
其颠平如掌,山态不可寻。
方舟压奔溜,榜歌杂秦音。
遭时苦踯躅,十年江海滨。
沉忧斗靡丽,厌作东南人。
此行入苍莽,翻觉眼底新。
冈陵郁雄厚,风物含萧森。
河声去不息,来日愁因循。
对此真茫茫,吾衰复何任。
一鸟意超忽,万里天阴沉。
心境各殊态,劳者徒酸辛。
+展开内容
壸中天 春暮渡黄河步玉田韵
[清末近现代初] 王易
黄流滚滚,又兴亡送尽,几番南北。长恨总如东逝水,万劫千秋曾历。
风挟冯夷,水争神禹,天远孤帆直。
沧桑难记,旧游休问霞客。
谁复泛海求仙,蓬莱遥望处,迷漫无迹。
百岁光阴如此易,可许中流暂立。
桃浪翻红,柳堤凝翠,数点山摇碧。
夕阳西下,野云幻出飞白。
+展开内容
车渡黄河抵邺夜作
[近现代] 胡雪抱
汽车习过黄河熟,车人乍过惊成哭。桥柱顽蹲凡数百,横陈双轨具边幅。
磨铁鏦铮奔远瀑,飞光飘荡难容目。
渡河瞬息犹沟渎,沿流淤浊连平陆。
想见蜿蜒千里曲,苍凉古迹河南北。
龙虎葱葱郁陵谷,英魂踵吊偏无福。
阔绰乾坤行色促,暮投邺下空瞻瞩。
纸窗砖榻风流足,旷野琴讴清入屋。
天限长河民异俗,油然心返存醇朴。
+展开内容
念奴娇 黄河颂,作于黄河题咏会上(一九八五年)
[近现代] 苏渊雷
黄河怒吼,挟冰雪、万里飞龙奔马。浊浪排空终到海,九曲千弯一泻。
民族摇篮,人文渊薮,首出吾华夏。
抗怀千古,心潮同此高下。
因想白也天才,浩歌将进酒,金尊自把。
赌唱旗亭,画壁处、得意高王潇洒。
我辈登临,风流应不让,昔贤来者。
况逢盛会,举杯能不干也。
+展开内容
金缕曲二首 其一 听《黄河大合唱》(一九七五年)
[近现代末当代初] 钟敬文
又听黄河吼。这歌声,秋潮澎湃,曾驱顽寇。
南国早膺箫手誉①,西渡正雄抱负。
论苦学,人间稀有。
民族深仇身世愤,趁惊飙,注入宫商手。
大风曲,腾众口②。
飕飕山雨将来候。
猛东归,热情喷薄,歌呼拼斗。
喉舌无端遭堵缚,掉手幡然北走③。
新灿起,英腔北斗。
亿万工农同脉搏,薄云霄,高艺凌鹰鹫④。
虽夭折,永不朽。
注:① (星海同志少时有“南国箫手”之称。)
② (《风》是星海同志早期的名作。他在巴黎苦学,一夕朔风狂震,感兴作此曲。)
③ (抗战初期,星海同志在国统区致力救亡音乐运动,遭受反动派无理阻抑,愤而北赴延安。)
④ (星海同志在延安创作了《黄河大合唱》、《生产大合唱》等杰作。)
+展开内容
沁园春·黄河颂倚声广洋
[近现代末当代初] 喻蘅
亹亹昆仑,漭漭阳陵,大壑在东。更汤汤骇浪,南迷楚望,滔滔德水①,北浸尧封。
沉璧无灵,负薪莫救②,千里崩③腾宇舍空。
思往事,恁黄流泛滥,天汉疑通。
谁期再凿鸿蒙。
迈禹步、辛勤正八风。
喜三门高锁,碧波清晏,二川分导,积石从容。
九里滋膏,六亲惠泽,无复流离道路中。
吟望处,正天街箫鼓,喁唱声同。
注:① 史记秦灭六国自以获德水之瑞,更名河曰德水。
② 史记载元光中,河决于瓠子,天子远临决河,沉白马玉璧于河,令群臣负薪填河。
③ 《艺文随笔》作“奔”。题注:《艺文随笔》题作“黄河颂,应开封黄河碑林征稿,倚声广洋【1987年】”。
+展开内容
摊破浣沙溪·夜渡黄河劳军
[近现代] 陈逸云
天淡星稀早梦阑。谁怜霜露冷征衫。
一抹黄河波上月,水云闲。
铁索桥边惊跃马①,雾中鞭向克难山②。
远听军笳鸣塞垒,绕江关。
注:① 桥为战时新筑,过桥须舍马步行。 ② 山西省府战时迁此。
+展开内容
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十
[清末近现代初] 俞明震
家似离巢燕,身如出塞云。窥天终自幸,垂老厌多闻。
河尽东南转,山从朔漠分。
纪行聊复尔,大地本无垠①。
注:① 自包头镇至朔河口,即古君子津,河转东南,流人山西境。
注:【校记】〔市远〕《独立周报》第一期《文苑》作「市近」。 〔尘昏〕同上作「沙昏」。
+展开内容
收藏/分享
分享「黄河的诗/关于黄河的诗词」到: